本會簡介

地理位置  

玉井區位於台南市東側,西臨大內區、山上區,東臨楠西區,南接左鎮區、南化區,面積約為76.3662平方公里,地形為高陵山坡,四面環山,中央形成天然盆地。

 

人口結構

全區人口總數14169人,戶數5151戶,居民絕大部分務農為生,為典型的農業鄉鎮。

目前玉井區行政畫分有玉井、玉田、中正、竹圍、沙田、三埔、望明、層林、三和、豐里等十個里。

 

產業結構

在轄區面積約為76.3662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約占四千公頃,主要以生產熱帶果樹為主,約七成種植芒果,其中以愛文品種芒果占最大比例。

玉井早期種植短期作物,如原料甘蔗、番薯、稻米等,經濟產值低,加上對外交通不便,居民生活普遍清苦。

民國43年,本會配合農政單位推廣種植遠從美國漂洋過海來的愛文品種芒果,歷經七年的時間試種成功,自此翻轉整個大玉井地區的農作物經營型態,農民紛紛改種植愛文芒果,帶動整個鄉鎮的繁榮。

由於玉井是外來品種愛文芒果的發源地之一,且位居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地,因此擁有「芒果故鄉」和「芒果王國」雙重美稱。

 

可歌可泣的歷史文化

玉井區舊稱「大武壟」,係曹族四社熟番(噍吧哖社、芒仔芒社、宵里社及今楠西區的茄拔社)原住民所居住。後因大目降(今新化鎮)之西拉雅族在鄭氏時代受漢人侵占,轉而驅逐曹族四社,佔據其地。民國九年,日本人佔領臺灣,才以「噍吧哖」的日語Tamai近音「玉井」來更改地名。當時日本人畫分噍吧哖為台南州新化郡玉井庄,其管轄權屬台南州新化郡,直到光復後才改稱玉井鄉,民國99年(西元2010年)台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(台南市),並」於民國99年12月25日正式改稱為「玉井區」。

日治大正四年(西元1915年),抗日領導人余清芳(1879年-1915年,屏東市人),在噍吧哖發動抗日行動,史稱「西來庵事件」,是台灣史上規模最大、犧牲人數最多的武裝抗日事件。因主戰場發生在玉井區,故稱該事件為後來轟動台灣的「噍吧哖事件」。為了緬懷先烈捨身取義精神,在玉井區東郊虎頭山上建立「余清芳抗日紀念碑」,供後人憑弔追思。

 

玉井區農會沿革

創始於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,當時稱為「噍吧哖信用組合」,營業區玉涵括現金玉井、南化及楠西三個區,營業項目也僅有存款業務,工作人員也僅有一人。

一九二0年,「噍吧哖信用組合」更名為「玉井信用組合」。

一九二七年,由於南化地區人口增加,乃又成立「南化信用組合」。

一九三一年十月再成立「楠西信用組合」,從此,南化、楠西與「玉井信用組合」分開獨立。「玉井信用組合」至一九三六年增加購銷業務,在改名為「玉井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」至一九四四年,中日戰起,日本政府為加強搜集糧食物資,又改稱「玉井庄農業會」。

至一九四六年,農業會又改組並劃分文為「玉井鄉合作社」與「玉井鄉農會」。最後於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日又和併成為「玉井鄉農會」。

二0一0年因應台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(台南市),12月25日正式改稱為「玉井區」,正式更名為「臺南市玉井區農會」。